.
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物流各个流程与相关企业之间的标准化程度已经对物流企业的服务与经营效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各公司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同时各物流公司之间在整体规模也各不相同。根据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共同发出了《关于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建〔2014〕64号),北京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发出了《关于做好北京市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重点支持与发展我市现代物流业,加快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物流是北京城市生活最重要的基础性服务之一。目前北京社会物流总额达到6.4万亿,物流业增加值为2517亿元,全市规模以上专业物流企业784家,人均仓储用地面积2.3平方米,年货运量约24099万吨,人均11吨,公路和城市配送运输占85%。城市配送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的重大的民生工程。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小批量、多批次的配送需求日益旺盛。城市居民对配送时效性、便捷性的期待日益提高,配送企业和商贸企业对改善城市配送环境、提升城市配送效率的诉求愈加强烈。
同时北京又面临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仓储外迁,短驳与配送距离不断增加,效率降低,成本不断上升。同时物流配送企业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也进一步造成了效率的降低。由于各公司之间托盘、载具、车辆等不一致,托盘各自独立闭环使用,在物流过程多次装卸,在交接过程中多次拆托装托验货,商品配送活动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和维护,物流系统作业环节增加、服务质量降低的同时配送成本却大幅度上升。
本标准的制定,将重点从标准化的角度出发,加强企业对物流标准化认识的重要性认识。从托盘标准化入手,延伸到装备标准化,与标准化配套的免验货交接标准化,流程标准化等建立一套对企业物流标准化的评价规范,使物流企业更加明确在标准化方面的工作方向,也基本解决了城市配送过程中、多环节交接效率低下、运输载具不统一、缺乏与标准化操作相对应的标准化操作体系支持等问题,从而促进城市商品流通的高效运行。因此,由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与北京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共同起草制订了北京地方标准——企业物流装备标准化评价规范(DB11/T 162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