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63435426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综合资讯
北京未来五年如何发展?
来源:发布时间:2021-02-05阅读次数:1567返回列表>>

image.png

1月24日,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市科委、市商务局和城市副中心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解读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市商务局就《纲要》中提出的“全面激发‘两区’新活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展会”“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重要任务做了相关介绍

关于“两区”建设和服贸会发展


“十三五”时期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并取得良好成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于2020年全面启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自2015年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来,共实施了三轮403项任务,形成了120余项全国首创或效果最优的开放创新举措,向自贸试验区和全国不同范围推广了六批25项创新经验和案例,有效发挥了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作用,落地了一批标志性项目,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目前,北京是全国唯一的既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又有自贸试验区政策叠加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有跨省级行政区域自贸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城市,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同时,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不断提质升级,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最大的综合性展会,与进博会、广交会共同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2020年服贸会是疫情以来我国举办的首场、也是国际上首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大国际经贸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重要致辞,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十四五”时期

“两区”建设是北京市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建设特色与活力兼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聚焦“两区”高水平建设,坚持产业开放与园区开放并行突破,深入探索服务业为主导的开放新模式,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内国际开放创新发展高地。聚焦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支持一批含金量高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在京先行先试,率先探索实施贸易便利、投资便利、资金跨境流动便利、人才从业便利、运输往来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到2025年,在全市基本健全以贸易便利、投资便利为重点的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制度体系,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风险防控有力有效,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更强的示范引领。同时,我们将立足服贸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的定位,聚焦服务贸易十二大领域,搭建全球服务贸易展示、交流、洽商、合作的平台,坚持“线上+线下”办展办会新模式,持续完善提升线上数字平台功能和服务,推动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不断提升展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品牌化水平,全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展会。


关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十三五”时期

北京市最终消费率始终保持在60%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我们顺应消费升级变化趋势,在全国率先开展总消费统计,建立全市总消费促进工作机制,形成了“1+X”促消费政策体系。2020年,我们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以“五新”政策引领,大力发展新消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举办“北京消费季”系列活动,发放北京消费券,激发消费新潜力。

“十四五”时期

北京市将贯彻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强消费需求侧管理,围绕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流通体系、创新业态模式、品质品牌升级、提升营商环境五项重点任务开展系列专项行动,项目化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北京消费市场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和政策引领度,为率先实现流通现代化和率先开创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来说,我们将完善广域级、区域级、地区级、社区级四级商业中心体系布局规划,优化商业设施建设布局,创新重构实体消费空间;畅通传统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商贸物流体系,加强内陆口岸转型创新发展,建立现代化流通体系;充分利用“两区”“三平台”政策红利加快消费领域新模式新业态落地,以科技赋能消费创新发展,加快促进商旅文体业态融合;做好新消费品牌孵化,加速国际品牌引进来和本土品牌走出去,持续提升消费供给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激活市场主体积极性,提升市场活跃度。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kWWdWA3xDifKW9irCQbcQ


版权所有©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京ICP备202103863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15号 技术支持:lc78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