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降低物流成本、“四网融合”、低空经济等情况进行通报。
5年来全行业全力推进交通强国各项工作 试点先行:
截至2023年年底,已开展424项交通强国试点工作,涉及77个单位,有44项正在开展评估验收,部分项目已经完成。
如山东省“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建成了全球首个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中车集团“绿色智能交通装备研制及应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世界首列时速350公里的高速货运动车组下线。
关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部署,交通运输部将组织开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推进结构性降本提质增效。着力提升铁路、水运综合服务能力,发挥公路“门到门”运输基础性作用和航空运输高效快捷优势,推进交通物流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各环节高效衔接,推进系统性降本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加快补齐城乡末端服务短板。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交通物流大市场,推进制度性降本提质增效。
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和绿色物流,推进技术性降本提质增效。
加强要素资源保障,推进综合性降本提质增效。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推进综合性降本提质增效。
指导企业加强管理提升效率,推进经营性降本提质增效。发展专业物流,推动快递“进企业”“进行业”。
关于“四网融合”
当前,地铁和铁路在车辆制式、供电方式、信号制式和运输组织等方面标准各不相同,在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方面还存在一些卡点和堵点。
国家铁路局将指导地方政府进一步优化区域内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布局,谋划下一阶段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推动构建高度融合的设施网络;研究制定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制修订一批急需的装备技术、工程建设和运输服务标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完善综合协同管理机制,指导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先行先试、探索经验。
国家铁路局准备在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地区进行试点,大力推动轨道交通的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
关于低空经济
中国民航局支持地方设立20个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推动企业在江西、广东、陕西、四川等地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
根据一些研究单位的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7u2PiuBamUuudTPTN09wPw